时间:2022-09-10 21:59:53 | 浏览:991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
美丽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5、4、3、2、1!点火!”2019年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王者归来,火箭耀眼的尾焰将茫茫夜空照亮。“胖五!胖五!”人群沸腾了,观礼台上、淇水湾畔、测控点号……人们挥舞国旗,高唱爱国歌曲,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复飞
时针回拨,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因发动机故障发射失利。测发、指控大厅内,航天工作者们通过大屏幕眼睁睁看着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飞行曲线异常,禁不住潸然而下。
失利后,文昌航天人没日没夜地开展任务复盘、查找各种隐患、分析失利原因……整整908天的卧薪尝胆,整整908天的砥砺奋进,沉重的日子里,火箭系统重新归零,并走向成功,这条路非常艰难曲折。
精心精细开展工作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终于,时隔2年多,中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以一次完美地飞行,重回公众视野。原来,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对我国多项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任务的成功,为中国航天“超级2020”拉开大幕,为探火、探月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建设航天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奋起!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进展
2020年5月5日,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海天,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在这里点火升空,同时也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长五B”首飞成功
从2020年1月18日合练载荷空间站核心舱进场到5月5日实施发射,全程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而且与多项航天发射任务交叉并行,发射场面临着疫情防控、任务并行实施和航天严峻质量形势等多重压力。
为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迎难而上,叫响了“向疫战、向天行”的口号,把疫情防控工作与航天发射任务一体筹划、一体组织、一体实施,克服并行作业资源有限、在岗人员减少等困难,强化风险防控,加大精细管理,搞好流程机制优化,方案预案制定,设备设施维护,特燃特气筹措等工作,为火箭腾飞打牢坚实基础。
高大威猛的“长五B”运载火箭
“长五B首飞成功是继长五遥三复飞之后又一次振奋人心的成功,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不惧风险挑战、勇于突破、敢于登攀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心领导说。
这一年,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追梦年、奋斗年、奇迹年,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这座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发射场传出,一个个高大的火箭犹如一条条巨龙,带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奔赴太空。
奋起!他们将足迹镌刻在浩瀚宇宙
同年7月23日,长征五号搭载着天问一号一飞冲天,文昌航天人完美实现了中华民族逐梦火星的“天问”首秀。此次任务,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也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天问一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途
十年磨一剑,今朝现锋芒。那一天,他们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行星探测母港!
漫漫长路,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即便最近时也有5460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的140多倍,更是有航天专家以“跨越太平洋的高尔夫”来形容这次任务的难度。
天问一号在火星登陆
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于火星乌托邦平原着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一次性实现环绕、着陆和巡视“三步并一步”的目标,成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任务的国家,充分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
奋起!嫦娥奔月续写新篇章
月球,明亮而皎洁。嫦娥奔月的神话自古便在华夏大地流传。
从西昌到文昌,从“月城”到“月亮湾”,西昌、文昌航天人接力送“嫦娥”,不仅是历史的传承,也有神话般的机缘巧合。
圆梦奔月、成功绕月、完美落月、再入探路、喜搭“鹊桥”、月背着陆……自2007年起,素有中国“探月港”美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发射我国所有探月航天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嫦娥与中心相守相伴,也相互见证着彼此的成长。
嫦娥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托举着嫦娥五号一飞冲天,发射场首次执行探月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文昌接过西昌的历史接力棒,正式成为中国探月新母港。
长征五号和嫦娥五号组合体进行转运
据悉,嫦娥五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探测返回的国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奋起!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
就在“嫦娥奔月”不久后的2020年12月22日,随着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托举5颗卫星顺利升空,文昌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标志着发射场一期规划建设目标已顺利达成,已经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奠定坚实基础。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伴随着一次次新火箭腾飞,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综合测试发射能力也得到不断检验和提升。这些年,发射场从无到有建成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航天低温加注系统,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指挥操作团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和管理经验,形成了多型号火箭和航天器并行测试发射能力。他们还自主研发了液氢和液氧加注控制软件,突破了液氢液氧大流量快速加注、多贮箱并行加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加注全流程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实现了测试发射的信息化和集约化。
长征八号火箭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展望未来,随着中国航天由大向强,文昌航天发射场必将日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更稳更远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 我们的太空
作者 | 黄国畅、胡煦劼
编辑 | 巩会峰
原标题:文昌调整省内各市县来(返)文昌人员查验工作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5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9月5日,文昌市发布通告进一步调整省内各市县来(返)文昌人员查验工作。7日内有三亚、乐东、儋州3个市县旅居史人员暂不进入文昌。其他
海南最出名的当属“文昌鸡”了,而“文昌鸡”当然是文昌吃得最正宗了。来海南自然都会品尝过文昌鸡,据说这是有1600年历史的“古鸡”吃。你知道海南哪里的文昌鸡最正宗。除了文昌鸡,文昌还有一样东西也不错,就是“抱罗粉”了。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8日消息(记者 韩星)全国文明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荣誉,是一个城市最闪亮的名片。记者从8日举行的“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八场)——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场获。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4月25日消息(吴岳文)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先导性项目和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4月24日,文昌市市长发出倡议,希望更多的科技创新团队等参与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2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记者2月2日从文昌市“两会”上获悉,文昌“十四五”期间将确保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入高收入地区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2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2月2日,文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文昌将全力推进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建设,推动火箭总装总测、火箭卫星研发制造、空间科学探测装备等航天装
日前,经文昌市委批准,文昌市纪委监委对文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文昌市中医院原院长梁振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药品采购。经查,梁振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服务对象礼金、公车私用、违规报销差旅费。
文昌历史悠久,从公元前110年,即汉武帝元封元年,至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文昌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明朝就出了与丘浚,海瑞齐名,并称“一鼎三足”的良吏邢宥。石头公园位置:海南省文昌市直辖
这里是航天之乡、华侨之乡、椰子之乡、文化之乡、国母之乡,然而文昌作为海南地杰人灵、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地方,却备受内地候鸟族最为争议,甚至有极端的朋友对文昌更是嗤之以鼻。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位从事海南房地产。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导语老话说:“二月初三拜文昌,必能考个状元郎”,你知道文昌帝君吗。据说,文昌乃是天上的一颗星星,如果下凡人间,定会出才子佳人,文才出众,我是畅谈民俗点滴,我们看看文昌帝君的传统。今天是二月初三,在民间,是文昌帝君诞辰之日。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导语】二月初三,喜逢文昌帝君圣诞,主管文才学业,逢考则过,金榜题名。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讨个好彩头,力拔头筹,金榜题名!刚刚进入农历二月,传统习俗多多。昨天,是二月初一,太阳神诞,希望上天保佑,风和日丽,风调雨顺。
俗话说“身居文昌位,考得状元郎”,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然而,并非每个学子都能如愿以偿,人们认为,一个学子除了具备先天的资质
#国学新知识#【导语】过完正月,就进入农历二月,大家可能感觉年过完了,传统习俗少了。其实,二月份传统节日仍然不少。农历二月初一,也称“中和节”,是太阳神的诞辰,俗称“太阳生日”。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16日消息 (记者 吴岳文)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呈多点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特征,奥密克戎已波及全国多地,海南也出现新冠肺炎病例,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文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加强涉疫区来(返。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润9月2、3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谷文昌》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受邀剧目在天桥剧场上演,为近千名观众献上“生动的党课”,也让东山人民念念不忘的“谷公”走进无数观众心中。陈晨 摄记者了解到,扮演谷文昌的演员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