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20:33:33 | 浏览:4175
今年1—7月,海南省货物进出口额1105亿元、同比增长49.4%,首次前7月突破千亿元关口,实际使用外资19.9亿美元,同比增长89.5%。如此成绩与海南推进“儋洋一体化”密不可分。
30年前,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吸引外资成片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历程由此启幕。
30年后,海南自贸港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今年5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等自贸港早期政策开始跨出洋浦保税港区,向儋州市和洋浦全域拓展,服务全岛封关的更大范围的压力测试随之启动。
政策扩区
到洋浦保税港区采访,已是晚上7点多,陆侨国际大厦灯火通明,一楼展示大厅数字化科技范十足。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在洋浦保税港区等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
政策红利下,大批企业来“抢滩”。海南陆侨商贸集团紧盯海洋经济风口,在保税港区布局国际海产品综合商业生态圈,仅一年多,2.5万平方米的临港商贸综合体建成投用。
“海南建设自贸港,洋浦打造‘样板间’,保税港区更是压力测试的关键位置。”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局长张洪光说,“这里是制度创新的苗圃,每个月都有新政策落地。”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两年多来,洋浦经济开发区GDP年均增长2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0.4%,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31.3%,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占比85.7%。
去年12月,海关总署宣布,洋浦保税港区的进出口管理制度扩大到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试点,自贸港政策扩区首次实现点对点突破。
“儋洋一体化标志着自贸港政策在实现点对点扩区之后,继续加快放大政策效应,开始走向点面结合、多点开花。”海南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常务副主任王磊说。
空间拓展
“推进儋洋一体化,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儋州和洋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勇军说。
洋浦经济开发区最初只有从儋州划出的30平方公里土地,后来规划面积扩大到114平方公里。然而经过30年的发展,空间已严重不足,特别是保税港区的面积仅有2.26平方公里,已基本填满。此外,洋浦产业单一,仅是工业园区。压力测试需要现代服务业等,对城市化有更高的要求。
儋州虽是国家确定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项目、人才支撑,“有城无产”问题突出。
“儋洋一体化就是要将洋浦的‘有产无城’同儋州‘有城无产’的难题统筹起来破解,通过自贸港政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各类风险防控等十个一体化,在更大空间、更多业态下搞压力测试,让儋州因洋浦更加开放,洋浦因儋州更有深度。”张勇军说。
实际上,去年12月29日,海南省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暨儋州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领导干部大会之后,儋州和洋浦就启动了机构和人员的改革和布局,相关机构和人员正在向一线集聚、向环新英湾集中。儋洋还探索设立了集行政审批、政务大数据管理、社会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创新等职能于一体的营商环境建设局,组建了市委督查绩效办公室等。
按照规划,儋洋将构建“一湾、三带、多组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湾即环新英湾,这个区域除洋浦外,还包括儋州所辖的木棠、白马井、王五、中和等7个镇。环新英湾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打造港产城融合新引擎,再由此辐射带动整个儋洋,使之成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增长极。”来自新加坡的规划专家、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首席规划师林光明说。
产业升级
环新英湾到底应该发展什么产业?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谢昌伟负责的儋州工业园就开始和深圳盐田港集团的合作团队分析政策、梳理产业。他们得出的答案是:全球加工制造、高端食品加工、跨境商贸流通、国际信息服务等可享受关税减免的临港生产性服务业。谢昌伟做了一个比喻:“吃透区位和政策后,我们把车开到路口,等政策一出,绿灯亮了,就满油往前冲。”果然,儋洋一体化大幕开启,发展规划同他们的研判契合。
据介绍,儋州工业园体制创新后,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关系厘清,也打通了资金来源通道,市级财政总投入3000万元,已带动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深圳盐田港儋州现代物流中心、京东儋州智能电商运营中心、香港和山东合资的欧亿家进口肉类冷链加工基地等6个项目快速落地,华润创业、东华软件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今年上半年,儋州洋浦进出口达423.2亿元,增长66.9%,对全省的贡献率高达51.5%。此外,洋浦内外贸航线已基本覆盖国内沿海城市和东南亚地区主要港口,400多家航运企业落户洋浦,海南国际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
孙洲原是深圳盐田港集团的投资发展部副部长,现在把自己也“投资”到了海南自贸港,担任海南盐田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一直在寻找下一个能够像深圳一样的港口,在国内国外走了好多地方,最后发现洋浦最具有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
林光明从手机调出一张环新英湾规划意向图给记者看,“自贸港建设决定了环新英湾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大贸易、大物流、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拥抱自然、拥抱创新和拥抱世界的自贸港滨海新城将成为儋洋的崭新名片。”
海南日报那大1月9日电(记者林书喜 特约记者李珂) 1月8日上午,儋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海南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儋州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将紧紧抓住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推动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切实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24日消息(记者 党朝峰 周静泊)儋州机场或将选址临高,高铁、西线高速公路都远离主城区,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儋州,交通问题一直让网友感到“迷惑”。“十四五”期间,儋州如何完善交通布局,成为真正的西部中心城市
从老一辈建设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担当国家使命,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儋州再创业 争创新辉煌■ 海南日报记者 刘袭特约记者 李珂同时从1958年起步创业,老一辈革命建设者担当国家使命,赶超世界先进,争创全国一流,耗费10年、数十年心血,先后在
今年,儋州围绕在“全省一盘棋”中功能定位,按照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支持儋州建设西部中心城市,加快儋州—洋浦‘环新英湾’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部署要求,聚焦教育、医疗、文体、消费、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全力以赴推进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齐头并进,促
报纸版面手绘/陈海冰市县名片:儋州儋州正加快推动儋洋经济圈发展,创建海南自贸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并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压力测试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临港经济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以统筹区域协
图为鸟瞰的儋州那大城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海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年。据了解,2019年海南省儋州市将围绕做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一目标,继续坚持稳中求
今年1—7月,海南省货物进出口额1105亿元、同比增长49.4%,首次前7月突破千亿元关口,实际使用外资19.9亿美元,同比增长89.5%。如此成绩与海南推进“儋洋一体化”密不可分。30年前,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吸引外资成片开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1日消息(记者 王燕珍 实习生 姚诗佳)采摘、打包……9月1日上午, 在儋州市光村镇新盈农场种植户郑加才的香蕉园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香蕉园主人郑加才也正在现场一边帮忙一边叮嘱工人注意打包。当天,
中组部选派来琼挂职干部先进事迹展播海南日报记者 陈雪怡“管海又管矿”,是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副厅长江国栋对自己来琼挂职两年来工作情况的“精练总结”。2020年10月,江国栋由中组部选派赴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挂职担任党组成员、副厅长,负责矿产
▲3月10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按照法定程序,会议依法听取审议有关议案和任职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3月10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按照法定程序,会议依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海口4月28日电 (宋彤桐)“我们正在努力地实现‘儋州因洋浦而更加开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4月28日,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邹广在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通道”上说道
海南日报那大1月10日电(记者林书喜 特约记者李珂)儋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0日选举马飞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大辉(黎族)、王安仍、侯启江(黎族)、王建斌(女)、张国盛、王玮(女)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邹广为市长,李爱
见证儋州30年巨变“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视察时的嘱咐。近年来,儋州市牢记总书记嘱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海南儋州:打出党建引领组合拳奋力推进儋洋一体化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期间提出,海南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成为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在儋州考察时特别提出“让儋州因洋浦而更加开放,
外贸轮船驶入洋浦港。中国共产党儋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1月3日在那大镇召开,围绕今后5年奋斗目标,聚焦重点改革、重点项目、重大民生,牢牢把握方向和节奏,紧紧抓住十个“一体化”,蹄疾步稳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